今年“双十一”深夜11时,某平台带货主播张曦月的直播间依旧人来人往。她热情地与粉丝互动,连续直播近5个小时,意犹未尽,“成就感满满”。
今年8月,22岁的张曦月从山西财经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前往杭州闯荡,成为一名全品类带货主播。起初,张曦月的父母不同意她的选择,苦苦相劝,“咱老老实实回家考公务员,争取个铁饭碗不行吗?”可张曦月对自己的选择很坚持,父母拗不过她,转而成了她的忠实粉丝,一有空就为女儿了解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
今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冯喜良教授的课题组围绕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对北京15所高校35788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近5年来,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升学比逐年攀升,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相对稳定,占10.25%左右,2021年这一比例有所上升,约占13%。
张曦月们犹如一朵朵浪花,张开双臂迎接灵活就业新时代,勇敢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而高校毕业生如何看待这种新型灵活就业?影响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让灵活就业大学生走得更稳更顺?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灵活用工让青年人拥有更多选择
“工作到凌晨12点睡觉,4个多小时后起来继续工作,这是常态。无论去哪儿我都带着电脑,随时随地开启工作模式”。2016年,本科毕业的东南从杭州来到北京发展。“当时自媒体发展正火热,很多影视项目都有投放微信公众号的需求,于是我就和几位朋友成立了自媒体工作室。”东南说。“想趁年轻多尝试一下,哪怕这条路走不通,还可以重新来过。”
虽然创业经历了一些波折,目前东南的传媒公司发展良好,她用挣来的第一桶金和朋友又注册成立了一家美容院,开始新的体验。
学习财务专业的兴龙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灵活就业,他与一家平台合作给进行融资路演的公司代写PPT。在他看来,“干这个活儿,得有新闻记者的敏锐,能够把公司发展的亮点提炼出来,还要有设计师的审美,做出来的PPT要赏心悦目,过硬的技术更是必不可少。”
不过,干了一年多之后,兴龙又选择进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
“灵活就业,是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其灵活性体现在时间灵活、地点灵活、工作方式灵活、任务灵活等方面。”冯喜良教授说,灵活就业涵盖范围更广,自主创业算在其中,也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律师、会计师、自由撰稿人、演员、快递员等自由职业者。
“现在灵活就业范围更广,与传统意义上的打零工有本质区别,大学生灵活就业多依赖互联网产生的共享经济等。”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长安说。
据麦克思研究院《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0》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占比2%,毕业5年内则上升至4.8%。伴随毕业时间的延长,其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
个人兴趣、自我价值实现成大学生愿意灵活就业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并非就业形势所迫的被动选择,在很大层面上是基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选择。
冯喜良课题组对受访者目前从事灵活就业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持比较满意态度的样本占比最高,为40.42%;持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态度占比例分别为3.96%和0.28%。
“独自打拼很艰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状态不稳定,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七八万,没有活儿干的时候,能够闲一个月,总有种饥一顿饱一顿的漂泊感。但我并不后悔,等我自己有了更多的创业知识和积累,我还想灵活就业,我喜欢那种自由飞翔的感觉。”兴龙说。
“当下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更遵从自己的本心。” 冯喜良说,从调查可以看到,个人的兴趣加持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因为喜欢自由自在和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可见,大学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很大程度上以兴趣为导向,并依赖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去演化各种职业身份。
课题报告显示,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28.7%是有好的创业点子想付诸实践,29.2%源于个人理想要成为一名创业者,还有部分毕业生受他人邀请合伙创业,并期待有较高的收入,而4.48%的学生创业的原因是未找到合适工作。
冯喜良指出,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过程中,必然带来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变。新型数字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平台的普及,催生了新一代劳动者对于职业选择更多的自主性和获得感。
应鼓励将灵活就业纳入高校就业育人体系
据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字,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超过2亿,占我国城镇就业人员的50%左右,其中很大部分是依托互联网存在的新就业形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
关于当下大学生灵活就业面临的困难与障碍,调查显示依次为:“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占比42.9%;其次是“收入不稳定”“缺乏相关社会保障,有一定的从业风险”,“家人的不理解或不支持”也是因素之一。
冯喜良认为,在人才培养上,应鼓励将灵活就业纳入高校就业育人体系中,开设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让毕业生了解灵活就业政策,评估灵活就业的选择路径、收益和风险。
“对准备选择灵活就业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精准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坚持需求导向,针对性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冯喜良建议,教育部门要紧贴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与方向,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李长安指出:“人社部每年都发布新职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衔接匹配,鼓励大学生进行新职业的培训,推动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向知识型、技能型就业转型。”